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具体方式
教育家精神对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识积淀以及仁爱之心四方面的阐述,为教师指出了更为具体、高层级的实践要求,引领教师实现卓越成长。
(一)信念引领:涵养“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
教师的理想信念是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发展观以及学习观的有机结合,是体现教师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教育家精神指向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能唤醒教师锚定高远的职业理想信念,指引教师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激励教师自觉践行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建设的使命担当。
一方面,教育家精神能激励教师将“小我”主动融入“大我”,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大局。一代教育家黄大年放弃优渥待遇,一心抱定志向为国效力,其精神彰显的正是“心有大我”的担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应当树立大格局、大境界,传承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把自己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教育家精神导向的理想信念的首要追求,不是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而是社会、国家和民族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种更高水平、更高向度的高远局面。
另一方面,热爱祖国不是在战争年代才有,和平年代的爱国更彰显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担当。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时刻把“至诚报国”的使命印刻在心,传播教育报国正能量,立志培养出一批能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做贡献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时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能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系祖国,扎根祖国大地,奉献祖国的国家人才“梦之队”。
概言之,教育家精神能够激励教师理想信念的正向生长,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同时,教育家精神也能拉动和扭转现实存在的教育信念不坚定的现象,呼唤教师在信念上向教育家精神看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建设和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为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时代使命。
(二)道德磨砺:深化“以身作则”的道德情操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担当。社会和家长普遍对人民教师有着“模范”的期许。教育家精神能够引领教师澄明自身的使命担当,激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磨砺、铸就“以身作则”的师德典范。
首先,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从走上岗位之日,就扮演着多重角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是集“道德引路人”“心灵雕塑家”“知识传授者”以及“思维唤醒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但对学生“言传”,也在“身教”,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他们从教的过程中所展现的高尚师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拥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职业最根本的要求。
其次,社会和家长对人民教师角色有着“模范”的期许。社会普遍期望或者认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应当是正确的、规范的,这就更昭示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为社会和他人树立其职业所赋予的“榜样形象”。教师应成为社会和他人推崇和敬重的典范。窦桂梅讲,要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大国良师”。教师需要做到高度自觉,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恪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将师德标准内化于心、倾注于行,在行动中克己奉公,不断磨砺个人修为,以德立身,向美而行,树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良师典范。
最后,教师要不断历练,躬身实践。人民教育家于漪说过:“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教师要终其一生不断历练,提升职业道德与修养。教师在实践中要注重内外兼修,既讲个人职业品德,又注重作为社会人的职业公德,不断磨砺,铸就“以身作则”的高尚师德。教师内发于心的良好品德,能让教师在其行业站稳脚跟;环境外铄于教师的职业公德,能使教师在从教之路上行得更远。
(三)智识涵养:遵习“博学多能”的育人智慧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以及智慧灵活的教学方法构成了教师育人的‘智识’,其中知识是基础。”“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师“为学”的态度,也是教师“为教”的根本遵循。无论是“为学”还是“为教”,都离不开教师的躬耕践行。
一方面,教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为学”品质。教师职业是充满实践智慧的职业,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能力。知识积累是能力发展的前提,知识和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将知识与能力灵活而多元化运作,激发育人的潜在智慧,从而达到“转识成智”的境界。现如今,知识更新迭代极为迅速,“一碗水”与“一桶水”的教师知识素养时代成为过去。教师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终身学习为必备的品质,才能拥有不断涌流的“源头活水”。高远的建树和创新的智慧往往来自扎实的学识积累。优秀教师应具备潜心治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求知素养,并将所学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教育实践,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另一方面,教师要追求“锐意创新”的“为教”品质。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求是创新,是教师不懈追求真理的基本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意识和独到的眼光,发现教育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提升和完善自己,从而在良性的学习场域中不断成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引导学生求是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探索真理、精益求精的开创探索精神,勇于在知识的洪流中锐意进取,不断吐故纳新、批判创新,生产出新的教学知识,站在更高的层次引领学生探索新知。
综上所述,“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育家精神对教师“为学”和“为教”育人智识养成的根本要求。教师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创新进取,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作,才能形成高超的育人智慧,为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打下坚实基础。
(四)仁爱唤醒:坚守“仁而爱人”的教育初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大爱的人当不了教师。教育家精神倡导的“启智润心”是教师“为师”的情怀,“因材施教”是教师“为教”的情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师“为道”的情怀,“仁而爱人”则是贯穿三重情怀的情感主线。
一是“启智润心”的“为师”之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开蒙启智”,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面对学生,教师应当存有怜悯之心、愧疚之心与责任之心,努力做学生的“替代父母”,确立“学生本位”的教育立场,做到“以爱育爱”。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合作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成长,用智慧与美德开启学生求知的大门,为学生带去成长的“养分”,以“春风化雨”的师者大爱情怀滋润学生的心田,站好“三尺讲台”,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二是“因材施教”的“为教”之爱。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使每个学生获得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及时了解学生个性,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以自己广博的教育积淀为学生发现探索指引方向。教师应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践行“以学定教”的根本遵循,以宽广的胸襟面对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但要能教、会教,还要乐教、善教,将自己毕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前沿的教育理论、精湛的教学技能科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深厚的学识和高远的觉悟,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成长,引导学生走向探索未知之路。
三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为道”大爱。教师职业角色是一种社会化的存在,承担着创造“社会效率”的职业责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精于为学生“授业”“解惑”,更要有“传道”的责任和使命。教育家之所以被人民铭记、彪柄史册,正是因为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甘心奉献,展现出“国之大者”的高远格局。教师全情投入教育,心系祖国、关爱学生、贡献社会,将自身成长融入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发展大局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教师职业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唯以其高远格局着眼于社会和成长共同体的发展,方能为人类传播“真”“善”“美”的师者“大道”。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实现路径
教育家精神对教师成长的引领作用,还体现在教育家精神向教师成长实践传递与转化了实现路径,这种传递与内化使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之间形成认知共振与情感共鸣。
(一)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思政课程建设,拓宽教师信念格局
思想政治课程对教师成长具有培根铸魂之效。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精髓融入教师思想政治课程之中,引领教师树立高远的教育信念格局,需要着力做好以下方面。
首先,以教育家精神的内核完善思政课程内容设置,丰富教师成长的“精神养分”供给。教育家精神凝练于教育家的实践成果,是可被教师履践的客观存在。一方面,将教育家的优秀思想、育人智慧、先进理念以及高超的教育策略等丰硕教育成果融入教师思政教育课程,使教师能根据自身兴趣和实践需求选择对口的精神“养分”,使教育家精神的营养逐步渗入教师的“精神土壤”,使之内化吸收、转化为教师成长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搭建教育家精神的物化载体,有效利用隐性课程的化育功能。建设教育家先进事迹展馆、教育家精神文化长廊及教育家精神谱系展馆等,让教育家精神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入眼入心”,使之在教师内心扎根,并转化为教师育人的潜能和动力。
其次,要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学习平台,盘活教师课程学习方式。大多教师往往囿于教学工作繁重,不能及时掌握前沿教育思想理念精髓,这会导致教师成长受限。因此,要综合考量教师工作的现实状况,灵活设置教师学习方式。一方面,构建学习实践共同体,以开展合作学习为抓手,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有效推进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化领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另一方面,设置线上与线下灵活匹配的学习模式,建设高质量的开源性网络课程,利用数字化教学媒体资源以及现代化学习平台,开展教育家视频讲座、教育专家报告等,让教育家精神为教师所内化吸收,使之转化为教师日常工作以及行为习惯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建立长效的教师学习与成长过程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对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勤学笃行表现优秀、教学创新卓越的教师及时给予奖励,以激发教师学习与成长的动力。第一,采取由下到上层推式的激励机制,以过程性激励评价为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教师,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形式,让每个人都去发现身边的“榜样力量”。学校管理部门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展示优秀教师的课堂创新成果以及先进教育案例。第二,由学校进一步向上级部门在推介优秀教育家型教师,以加大表彰力度,不断增加教师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筑牢教师职业信念。第三,在国家层面上宣传和弘扬勤学上进、扎实育人的教育家型教师的事迹和精神,使教师成为被社会高度认可的无上光荣的职业,使教育家精神深入人心,在社会普遍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全社会“合力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教育家精神标定教师道德准线,提升师德社会“公信度”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以教育家精神为准绳定位师德标准,有效增强师德建设的“三力”:“辐射力”“监测力”和“惩戒力”,“三力”融合共同打造教师师德的社会“公信度”。
其一,加大优秀师德榜样的“辐射力”,扩大先进师德榜样的影响范围。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不少师德高尚、品质优秀的教育家型教师,他们是师德正能量的“传播者”,具备教育家精神的辐射力。以这些教育家型教师为职业实践的典范,将他们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展现的优良师德、先进事迹以及教育成果作为其他教师行而效之的榜样,为教师提供实实在在可供效仿的近身真实样例。教师只有积极学习并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不断向优秀的教育家型教师看齐。
其二,提高师德滑坡现象的“监测力”,重振教师良好精神风貌。在教师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部分教师会因为产生倦怠而表现“佛系”,缺乏成长意愿,甚至造成成长停滞。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教师从教信念的松懈不仅造成了师德“滑坡”,也严重弱化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使命。当“躺平”成为一种常态存在时,教师失去了成长发展的原动力。其危害性危及整个教师职业的生命力,甚至引起教育的“系统失衡”。因此,加大师德监督力度,提高教师师德整体水平具有紧迫性。明确师德标准,杜绝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现象,对泛化存在的师德滑坡现象加以正面疏导,从而不断稳固教师师德师风向好发展态势。
其三,加强师德失范行为的“惩戒力”,肃清教师成长中的不良风气。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其言行必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人人可谓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舆情的助推下,教师往往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会导致部分群体或个人把少数教师个体师德失范行为与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形象进行不对等挂钩,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舆论的指挥棒无形中把家长、社会与教师对立起来,割裂了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合力育人的情感纽带,消解合作育人的教育力量。因此,要严格落实师德失范的相关惩罚措施,补充和完善违反师德惩戒法律体系建设,将师德失范行为纳入法律惩戒范围,落实对师德失范行为依法处罚措施,打造教师队伍的师德公信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
(三)以教育家精神升华教师教学诗意生命感,丰富教师育人智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也是教师的生命线。教育家精神倡导“启智润心”的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过程”。充满诗意的鲜活课堂需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探索创新为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用赏识性评价不断激励学生,不断激发课堂的鲜活生命力。
首先,需要构建温馨灵动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在充满育人的温馨诗意中发生。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灵动而又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所构建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得到最大尊重与触发。学生不再需要反复试错去探求教师心目中的理想答案,而是在与教师平等互动,在合作中对学习主题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即便是临时性走弯路,也是探索学习的本真状态。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生命线。好的课堂是艺术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过程。充满诗意与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在教师和学生和谐互动的双边交际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倡导“求是创新”的教学实践过程,使课堂充满灵动的诗意生命感。富有创新和探索的课堂教学能极大地牵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境中,当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充分得以释放的时候,课堂才充满生命感和灵动感,教学因此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使课堂成为知识生成和学生思维构建的主阵地。“引”就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唤醒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未知之路”,使学生拥有面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勇气和能力,而非牵引学生按照某种既定的模式学习简单的知识或技能或走向教师预设的“旧路”。另一方面,教师要坚守教育初心,把握好“人的根本实质”,建立并长期维护与学生之间的信任纽带,牢记基本使命,回归教育本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创造力生发为要旨。
最后,用赏识性评价不断激励学生,激发课堂的鲜活生命力。学生的最本质特点是生长性,学生的发展存在着无限可能。长期以来,教育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教学往往以单向度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而忽略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会导致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况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教师与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主体,生命的复杂性与灵动性表明:工具理性显然不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至少不能完美地解决。教育需要艺术,生命更需要艺术。站在马克思主义精神需要理论的视角来看,超越工具理性束缚的教学是教师既往追求的最佳教学状态。马克思主义精神需要理论观照下的教育家精神,彰显的是一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在充满生命诗意感的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创造潜能的释放是教师教学实践及育人智慧的基本蕴语和价值旨归。
(四)以教育家精神重构教师成长“微环境”,“爱”润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微环境”是教师职业实践过程中所处的“微观教育生活空间”,是与教师身心距离最近且直接决定着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事件、人士、事物、关系等因素有机关联而成的教育共同体。“微环境”各主体间相互作用机制是影响教师成长的关键所在。优质运作的“微环境”共同体能为教师成长供给源源不断的“滋养”,不良或者“异化”的微环境则掣肘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要以教育家精神之“爱”,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和谐运作的“微环境”机制,促进形成多元主体之间的价值认同的教育共同体。
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倾力“向下助推”,为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与发展赋能。首先,加强宣传与政策支持,促进社会对中国“师道”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同时,也要及时对社会上和网络中存在的恶意诋毁教师形象的不良现象进行规约和惩戒,为教师发声,保护教师的正当权益。其次,合理减轻教师额外工作负担,营造张弛有序的工作环境。教育家精神所擘画的是一种张弛有度、温文尔雅、善教乐教的良师大先生形象。然而,教师精神气象的形成与保持需要良好的物质保障与和谐环境的共同支持。在现实中,仍有不少与教学不相关的额外事务涌入学校,挤占教师和学校的正常工作时间。这些事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负担,影响学校教育机制的有序运作。最后,提高教师成长的自主性是保持教师创造力发展的前提。及时为教师纾解压力,破解教师自主发展的阻碍,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探索教育难题,使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地陪伴学生成长,这是永葆教师成长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教师主动作为“向上实践”,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转移。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被社会公认的优秀的实践智慧,有着极大的实践导向价值。实际上,每个优秀的教师都是教育家精神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具备影响教育“微环境”的优质“势能”。教师主动作用“微环境”,与环境中各主体有效互动,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与教育方法策略等,发挥传播教育正能量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包含积极的学生观、进步的教育价值观和正确的教育活动观。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区与人民交流沟通,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微环境,并掌控环境发展态势,用奉献、爱心、善意、理解浸润“微环境”,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理解教育、理解教师,使之与教师勠力同心,以共同构建教育共同体,合力推动教育发展。
风清气正的教育微环境,能让教师心无杂念、安静地教书育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让教师保持职业幸福感。相反,不良的教育环境阻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以教育家精神来重构教师成长的“微环境”,要通过教师内发于心的教育炽情及外界强效的政策赋能。驱动内因和外因的“双核”引擎,多主体协同发力,方能形成促进教师卓越成长的良好生态,持续而长效推进教师向好向优不断发展。
本篇节选自《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1期